close

 IMGP0937.jpg  

 

這是2006年5月的文章,本來發表於自己的bbs個人版上。

猶記得2006年前後夢枕謨的《陰陽師》在台灣流行,而晴明神社也因著陰陽師而火熱起來,而想起2004年前後去晴明神社的模樣。

圖為崛川上一條戾橋上的櫻花,2004年4月1日拍攝。

 

 

----------全文如下------

那是第一次去京都時就去的地方。 這幾年,總共去了三次京都,還是會去參拜的神社。

可三次,每次的風貌都不一樣,越來越商業化,就連一條戾橋也非第一次所見。

隱隱約約對這神社的觀感越來越不同,直到看完《京都思路》(註一),才赫然 發現自己隱藏思緒中的那一點。 一個地方正在迅速變遷,只是我有幸,抑或不幸,在短短三年內看到這個地方 的急遽變化,差異大到令人瞠目結舌。

從一個不被重視的小神社,變成京都的重要觀光景點。

就連第一年去的境內,對面在翠柳下小小的,有著微彎的優美弧度的一條戾橋 ,就連神社主體也彷彿侷促在周圍的大樓,還立著不願讓神社後方土地和停車場爭地的立牌,第二年的神社大興土木,整頓一旁的宅邸,巫女還是一樣的可愛。

第三次,沒要去卻忍不住的經過,就在往寶鏡寺的路旁,想說繞一下也沒多少時間,只是這次卻讓人唏噓不已,往北著的騎著腳踏車,原本一旁的商店,廊檐下寫了晴明神社參道,神社境內竟然出現了一條戾橋,就是前兩次看到的那座原本架 在小川(推測是掘川)上的那座僅容人通行的小橋,一旁竟還出現紀念品店,保存文 物還值得稱讚,只是那座紀念品專賣店是怎麼回事。

就在訝異之中,一旁高中生、觀光客絡繹湧進,看著小賣店的模樣,我走到鳥居前方,對著本殿靜靜鞠躬,推起一旁的腳踏車,往春季特別公開的寶鏡寺而去。

註一:《京都思路》為壽岳章子女士的作品,裡面有著在京都渡過八十多年人生的 一筆一劃,此書為章子女士對於京都和壽岳家描寫的結尾,此系列成書共花 費十年左右,隨著章子女士於2005年逝去,對那戰前/戰後╱現代的京都, 有著各種不同的遙想懷古,與欲親履仍存有各種古今混雜而優雅京都之行動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沙彌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