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4月28日,這是個有趣的日子,隨著日期越來越近,越多的活動在同日期出現,原本有興趣的卻一一取消或是發現資格不符。還是,回到了路上觀察。

竟然有天命回歸的感受XD

星期五晚上,告訴自己早點睡,卻又喇了一鍋麵粉準備早起烤麵包,自從第一次(也不過六天前)做了免揉麵包後覺得做麵包比記憶中簡單,不那麼顧忌時間,麵團的尺寸到了就交給烤箱,出爐就是個香香好吃的麵包兒。

總之早上七點起床烤了麵包,幫忙找了東西,差了一點時間趕到芝山捷運站,有幸成為這次觀察活動的其中一員。

移動到芝山巖的路上,看到大學、研究所時期常經過路段的變化,人工生態池的增加,青水綠意水車。這是在公車、汽車、摩托車上忽略的變化,城市是由人所組成,當人們在意的事物不同時,也營造出不同的城市風景。

到了山腳,導覽老師也在,於是導覽了惠濟宮、漳泉、械鬥、潘永清、八芝蘭竹、八氏先生墓、同歸所、芝山神社、戴笠、砲台……在不高的小丘上,有著清領、日領、民國,甚至更早之前的史前時代,隨著人們、時光的流轉,芝山岩不言語的記錄著,記在她的軀體上。

  

甚至惠濟宮頂上的貼瓷也記錄了人們的喜好,一開始的碎瓷碗片,而後的彩塑膠片,再回歸到碎瓷碗片,而常聽到的交趾陶並未存在,也顯示了交趾陶非我過往認知的每座寺廟都有。

在活動過程中,參與的組別抽到數字,以數字作為路上觀察的重點,我們選擇了從1~9,回歸到0。而時間穿梭其中,我執著在故事裡面,故事卻在時間中展現。

對比了懷古園的七尊神像,現世附近的七座小孩銅雕,承載的四孔基座,巍峨的牌樓,萬丈高樓平地起,沒基座又哪會有巍峨的廟宇。至於禁止拍打餵食的九龍池,卻有八龍珠,消失的龍珠究竟到哪兒去?

  

從一座芝山岩,到曾是砲台而今是時間廣場的所在,就像烏比斯環,仿若能跳脫卻身在其中的無限奔跑,芝山岩承載了遙遠而來的歷史匯聚於此,而成為獨特的存在,成為自身。

究竟什麼是路上觀察,路上觀察芝山,看到人類與之前、之後的現象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沙彌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